宠物树蛙种类-树蛙饲养条件

admin 宠物知识 2024-01-24 02:12 9

  【前言】

  索诺兰沙漠蟾蜍/科罗拉多河蟾蜍 Incilius alvarius(原:Bufo alvarius)

  国内又叫 ‘沙蟾蜍’、‘沙漠蟾蜍’~

  英文名:Sonora Desert Toad 、Colorado River Toad

  

  物种分类:

Kingdom:

Animalia

Phylum:

Chordata

Class:

Amphibia

Order:

Anura

Family:

Bufonidae

Genus:

Incilius

Species:

I. alvarius,Girard in Baird, 1859

  拉丁学名的变更历史:

Bufo alvarius,Girard inBaird, 1859

Phrynoidis alvarius,Cope, 1862

Cranopsis alvaria,Frost (et al.), 2006

Incilius alvarius,Frost, 2008

  所以,最新的拉丁学名,应该是Incilius alvarius,Frost, 2008

  外表特征:

  雌性16~19cm,雄性14~16cm,由于成体可以达到吻肛18cm+,所以是世界上最大的无尾目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蟾蜍。

  这个沙漠居民身材粗壮,有一个矮胖的身体和一个扁平的宽脑袋。

  皮肤光滑而坚韧,稀疏地覆盖着浅橙色疣,体色可以从深棕色变成橄榄色或灰绿色。

  肚子是米色的,通常没有斑纹。

  嘴角处有一到四个突出的圆形白色疣。

  但是,到目前为止,最能确定的沙蟾蜍I.alvarius的外表特点是在颈部和四肢的大粒腺体。

  拥有25cm+的雌性海蟾蜍、雌性金背蟾蜍和沙蟾蜍,是蟾蜍爱好者的梦幻组合。

  在宠物蟾蜍三巨头里,沙蟾蜍没有海蟾蜍体型的噱头,亦没有金背蟾蜍精致的外表,而它,则拥有独特的气质与最传奇的轶事....

  活动性质:夜行、喜湿、趋凉耐热

  饲养难度:极易

  关于繁殖:繁殖季节始于五月,雨季开始,可持续到八月。

  通常,在雨后1-3天,蟾蜍开始在池塘里产卵,缓慢移动的溪流,临时池塘或人工构造的水。

  卵直径为1.6mm,直径为5~7cm,并一颗颗被包裹在一个长筒型果冻中,轮廓松散,轮廓清晰。

  每只雌蟾蜍可以产卵8000只卵。

  

  

  

  

  

  6至10周后变态:

  

  

  

  

  寿命:这一物种的生活至少10年,甚至可能有多达20~50年。

  发情鸣叫:声音很弱,听起来有点像渡船汽笛。

  冬眠期:10月中旬~次年5月 ·

  

  

  适宜温度:白天25~35℃ ,夜间23℃左右

  适宜湿度:60%~70%

  适应荒漠的环境,很喜欢晒太阳~

  体色:橄榄绿、棕黄、灰色间不断变换

  

  分布范围:美国和墨西哥交汇处:加州、新墨西哥洲、亚利桑那州的索诺兰沙漠,以及墨西哥西北方一带的干旱地区~

  科罗拉多河(下游)流经的索诺拉沙漠地区,与希拉河为邻 ~

  

  

  地图绘制:Fouquette, M.J., Jr. 1970

  科罗拉多河坐标:

  

宠物树蛙种类-树蛙饲养条件

  科罗拉多大峡谷本身就是一部地质百科全书。

  地球上从未有一个地方像这里一样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地球表面形成的原因和构成。

  概括地说: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在海洋里经20多亿年沉积,在地壳运动中升高形成高原,又被科罗拉多河经过250—500万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如今的形状。

  科罗拉多河的景色:

  

  

  也由于科罗拉多河的下游紧邻希拉河,所以,多伦多动物园成全了这对老邻居...

  

  

  

  【人工饲养】

  沙蟾蜍的饲养非常容易,饲养难度和海蟾蜍差不多,甚至比海蟾蜍还好养~

  成体可以轻松吃下小白鼠,但是并不推荐经常喂,而蟑螂、蟋蟀搭配钙粉、维生素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幼体一周2次,成体一周一次,投喂的量没有讲究,蟾蜍非常聪明,吃饱了就不会再吃。

  在野外还能捕食捕鸟蛛:

  

  

  饲养容器:

  饲养箱可以选择各种尺寸的爬虫箱,木质、玻璃皆可,一般不推荐整理箱。

  原因:

  1)太小了..

  2)与大多数两栖动物不同的是,整体饲养温度尽量控制在23~32℃之间,给不同的温度阶层让蛙自行选择····

  BUT:

  有人说沙蟾蜍需要一个日灯(白炽灯、uva、浴霸都可以~)来制造热点,大约32~34℃~

  我只想说,这沙蟾蜍基本就是夜行动物,白天都在洞里躲着睡觉,而洞里的气温应该是相对恒定的,热点完全没有必要的。

  

  而开灯岂不是都躲起来啊····

  所以晒你mei啊啊啊···开夜灯加温还差不多...

  其次,夜间温度才比较重要,而后我们要搞清楚沙蟾蜍分布在哪里,而那的气候水土特征又如何...

  关于垫材:

  沙蟾蜍是典型的穴居蟾蜍,可以选用厚一点的底材,沙质和松散的为佳 ~

  湿度:

  这里就要提到“干湿分离” ,没错,全干的垫材+ 一个足够大小的水盆···

  

  

  

  

  【详述原产地】

  原产地是科罗拉多河流经的索诺拉沙漠地区,这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形状区域,面积约有120000平方英里。

  它的分布横跨加利福尼亚东南部到亚利桑那州南部,向南延伸到索诺拉巫术市场(Sonora),墨西哥。

  尽管是在沙漠,但索诺拉沙漠是全世界最湿润、物种最多、地貌最多的盆地沙漠。

  这个大沙漠里,生活着60种哺乳动物,350种鸟,20种两栖类物种,100种以上的爬行动物,30种当地鱼类,并有超过2000种当地的植物。

  其中的索诺兰沙漠最独特的居民,是当地的蛤蟆:沙蟾蜍I.alvarius。

  

  

  

  虽然蟾蜍属包括二百余种蟾蜍,沙蟾蜍却是该属在索诺兰沙漠的唯一物种。

  不像大多数的蟾蜍,沙蟾蜍是半水生的,必须在有水源的环境生存。

  因此,这个物种的栖息地内的原则是有永久性的河流或者溪流。

  所以说,我们并不能像对待一般“沙漠爬宠”那样去养“沙蟾蜍”。

  (生态的丰富,加上下图这景色,简直是就是一个“旅游天堂”!)

  

  以下是索诺拉沙漠的30年平均气温表:

  

  我们可以得出,气温最高的7月份,白天气温平均39.3℃,夜间平均23℃

  气温最低的12月、1月,白天平均气温17.3℃,夜间平均气温3℃~

  其余2~6月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是6、8.6、10.7、14.7、20.2℃ ~

  8~11月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是21.4、19.1、12.5、5.3℃~

  降水量就不逐一描述了,总之雨季从8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能知道沙蟾蜍是非常耐活的品种,能够忍受昼夜15℃以上的温差,亦能在沙漠各种地貌寻找到它们的身影,可见其适应力是相当之强~

  这个微妙的沙漠环境,就像地球上的大多数地方一样,并没有被人类不断地操纵自然所忽视。

  但令人惊讶的是,沙蟾蜍的伴水生的生活方式与人类文明进步很一致。

  一千多年前,霍霍坎印第安人开始南水北调希拉河为了灌溉贫瘠的土地。

  这些原始人用棍棒和石头开创了沙漠农业的广阔体系。

  原来的运河网已经扩大了几个世纪,现在灌溉150万余亩的索诺兰沙漠。

  这相当于经常在康涅狄格州大约一半大小的干旱地区泛滥。

  潮湿的沙漠领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提供一个永久性的生态位置给沙蟾蜍,这种索诺兰沙漠的半水生蟾蜍。

  它们是属于夜行的动物,经常在啮齿动物地洞中安家,整个白天都呆在地下洞穴里,这是逃避地面极端温度的地下生活策略。

  黄昏时,这些沙漠蟾蜍陆续离开它们的隐蔽处,聚集在潮泉附近潮湿潮湿的地区,农田灌溉农业,或大雨过后的临时水塘。

  繁殖季节,一般在七月,是沙蟾蜍最活跃的时期。

  此外,很多文献记载沙蟾蜍喜欢泡水,很容易在水塘边或是水沟里找到野生个体的身影;其实我们单从皮肤光滑的程度,便可以看出沙蟾蜍是偏好潮湿的蟾蜍。

  但它毕竟是蟾蜍,所以并不能够全潮湿环境饲养,环境内应该有绝对干燥区域和半潮湿区域,因为它们主要是通过腹部的渗透吸收获得水分,所以沙蟾蜍喜爱泡水:

  

  综上所述,家庭饲养沙蟾蜍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一个宽大的水盆,垫材或设施要具备湿度梯度(因此容器必须足够大)

  2、夜间低于20℃既要加温,除非需要冬眠,可选择月光夜灯加温或者侧面加热垫

  3、多元化的食物,沙蟾蜍需要摄入各种不同的蛋白质以形成毒液和体表特征

  昆虫、蠕虫、白鼠、蛙类等都应该轮流投喂...

  只要满足以上三点,基本上就能让沙蟾蜍健康成长~

  (对于幼体,为了方便喂食和看护,可以暂时用厨房纸当垫材)

  

  《宠物性 & 沙蟾特性》

  沙蟾蜍具备蟾蜍类共同的优点,同时还拥有其它品种不具备的特点:

  有前辈说,“养了蟾蜍,你就不会再想养角蛙”

  这句话多少有些绝对与主观,但经过海蟾蜍与沙蟾蜍的饲养,不难发现其中的缘由...

  首先,蟾蜍的行为更加丰富,体现在脖子全角度转动、精准小碎步、

  该走的地方走能跳的地方跳,从不撞缸壁;面对不同的障碍会调整姿势准确越过

  其次,它们的双眼是有聚焦的,看人看物的眼神像是有着智力,不像角蛙永远空洞

  在不同的情境下,眼神也是不一样的...

  

  再而,它们很聪明,能吃静止的食物,并懂得饱,不会撑死~

  而且!

  感到饿了,会自动爬到食盆围成一圈召唤主人!

  

  

  这点让人无法相信是由无尾目动物做到的!

  因为主流的角蛙非牛之流太傻了~

  

  蟾蜍可以凶猛扑食,却任何时候不会咬人~

  即使用手拿着食物去喂它们,它们也能分辨出那是主人的手不能咬~

  可以群居的它们会让你体会到一种无尾目的社会性,这在角蛙身上根本无法实现~

  它们不仅可以辨别出主人,还能辨别出自己不同的伙伴~

  比如面对不同的伙伴行为往往不同,面对有的挡道一定会绕道而行,有的则直接从它身上爬过去...

  都已经这样优秀了,它们偏偏还要比角蛙耐寒、命硬!

  怪不得养了后就不会再想角蛙了呢,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持有顽固的偏见呢?

  就沙蟾蜍而言,它比一般的角蛙都要大,皮肤干爽细嫩光滑,触感优于角蛙~

  而且一天之内,在黄、绿、灰三色之间各种变幻,随时观看都会有新鲜感

  虽说其它无尾目也会日常变色,但都是在深浅之前变换着,没有如此巨大的反差

  

  

  

  

  

  

  

  

  沙蟾蜍好比蟾蜍里的老爷树蛙,在外表方面越精养越有沉淀感~

  表现在那独特的白色“耳坠”和丰厚毒瘤,这俩处会记载你的养功和用心程度,越发达便越有成就感~

  

  

  

  

  不像其它大多无尾目,养了多年还是没啥变化...

  

  

  

  

  (不该长瘤的地方就不长,该长瘤的地方必须胜蛤一筹)

  像蜡白猴一样,有的个体是有疙瘩的

  因种而异,蜡白猴是有疙瘩的好看,沙蟾蜍是光滑的好看

  根据观察,大多是公的光滑,所以,公的好看,母的体大

  无论你买到公的还是母的,都有开心的理由~

  

  金背蟾蜍亮相《哈利波特》,算是个小明星;

  沙蟾蜍呢?

  它不仅接二连三的上新闻,还在一部经典西部片《碧血金沙》里露过脸,更在《辛普森一家》被调侃过,所以在国际名气真的是碾压前者!

  

  摁毒囊时所产生,厉害的毒液喷射:

  

  每一个腺体由许多椭圆形的直径约2mm的小叶组成。

  每个小叶是一个单独的单位,有一个导管出现在皮肤上作为一个定义良好的单孔。

  一个双细胞层围绕着每个小叶,在合成和释放一种粘性的乳白色毒液中起作用。

  

  这种蟾蜍的毒液中含有一种十分奇特、恒定频谱的生物胺(biogenic amines)。

  胺的生物合成是通过基因调控的酶系统完成的。

  沙蟾蜍的代谢途径在动物王国中是独特的,能产生大量的5-甲氧基吲哚衍生物。

宠物树蛙种类-树蛙饲养条件

  在这些主要的生物碱中,多达每十五毒分的干重为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5 -甲氧基DMT)。

  5 -甲氧基DMT 是一种强效的致幻剂,在三到五mg的剂量在人类精神。

  它最初是在1936年被合成的,但它的精神膨胀效应居然在往后二十多年内没有被发现。

  然后在1959年,5 -甲氧基DMT被确定为美国南部的几个部落的迷幻鼻烟主要生物碱。

  这些原住民从鲜花、种子、树皮、和当地植物的茎中获取。

  1968、5 -甲氧基DMT 终于在动物界中被发现。

  沙蟾蜍成为臭名昭著的“迷幻蟾蜍”时,它的毒液被证明含有大量的吲哚类生物碱。

  无论是从北美蟾蜍或南美植物中提取的,或在实验室中合成,5 -甲氧基DMT 无疑是一种极为有力的致幻剂。

  

  在三十秒内,就会出现几乎势不可挡的幻觉效应。

  你将完全沉浸在一个复杂的化学事件中,其特征是思想和感知超负荷,自我的短暂崩溃和时空连续性的丧失。

  放松,正常呼吸,并与经验流。

  两到三分钟后,最初的强度减弱为令人愉快的类似LSD的感觉,其中视觉错觉、幻觉和知觉扭曲是常见的。

  你可能感觉到你身体形象的扭曲或注意到世界缩小或扩大。

  你可能会注意到颜色看起来比平时更明亮、更美丽。

  

  而且,最有可能的是,你将会经历一个兴奋的心情穿插着无心的阵阵笑声。

  这种不可言喻的发作持续时间极短。

  迷幻效果很迅速地消失,整个迷幻的周期一般在十五分钟内完成。

  而且没有宿醉或有害的影响。

  在1994的“纽约时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加州教师的故事后,沙蟾蜍们得到了全国的关注:这位老师是第一个因拥有蟾蜍毒液而被逮捕的人。

  毒性:关于沙蟾蜍的毒素,据说足以毒死猫狗...

  这些毒素防守是从毒囊的几个腺体释放。

  骚扰这种蟾蜍的动物通常是通过嘴、鼻子或眼睛中毒的。

  猫狗主人应该小心:这些毒素足够强壮,足以杀死尝试咬蟾蜍的成年猫狗。

  中毒症状有流涎过多,不规则的心跳和步态,还会扒嘴。

  如果猫狗表现出这些症状,用水管冲洗它的嘴来急救,然后咨询兽医。

  虽然能够毒死猫狗的确很唬人...

  但是对于人类,大家已了然这是瘾君子的最爱,说明不会置人死地...

  对于非过敏体质人类,除了致幻没有过多坏处,只要不舔不吃就绝对安全~

  除了让人产生轻微的幻视和强烈的幻听,似乎没有过多副作用...

  ...SO,大家不用担心毒素了,你看看人家小帅哥、大帅哥不都是玩得好好的吗?

  

  

  由于沙蟾蜍毒素的特殊性,将来也许在黑白两道都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一旦被主流机构发觉,白道制药,黑道也制“药”~

  然后还有各种周边:

  

  所以,升值空间将会是巨大的······

  来,“吸”一只沙蟾蜍吧~

  

  PS:

  此文资料主要由本人原创,取材于各专业网站获得局部资料,

  根据网络各权威资料译制、整理后修正,综合分析优缺点、排版所得,纯属为了填补物种知识的空白,作品种科普~

  *参考资料来源于国内外各大网站,部分来自国内多位两栖高玩,如:易拉酒、月下睡醒等~

  高清照片多来源于互联网(部分看水印),如有侵权,可私信告知,谢谢观贴!

  SO,

  请尊重熬夜搬砖劳动成果,欢迎点赞转发 ~

  Thx~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